创业几乎是每一个人都渴望的,其中充满了巨大的魅惑和魔力。但创业不是想做就能做成功的,有时候需要借鉴成功人士的创业经历,那样这个时候就需要多读一些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。下文就是记者为大伙带来的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值得所有人参考!
丁磊:免费邮件的奇迹
1997年5月,丁磊决定创办网易。网易从丁磊创办起,没向银行或朋友借一分钱,所有些创业基金都是他当年写软件时慢慢积攒下来的。走如此一条路,丁磊历程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困难。
丁磊的第一桶金是和陈磊华一块赚到的。
1997年,两人相识于网易BBS,陈磊华当时还是华南理工大学小学二年级的学生,丁磊邀请他到网易兼职,合作之前两人说好陈磊华拿20%,一块开发“分布式免费邮件系统”。
1998年3月,163.net正式运行,它是国内第一个全中文界面的邮件系统。网易开始售卖这一软件,但处处碰壁,以至于最困难的时候只有2万元资金可以借助。
这个时候,Microsoft斥巨资回收了免费邮件服务商Hotmail,这一案例的示范效应拯救了丁磊和网易。广州电信从中得到了某种启发,想到了丁磊曾营销推广过的“分布式免费邮件系统”,提出回收需要,而丁磊的想法是合作提供邮件服务,最后以20万元成交,丁磊还搭上了163.net域名。后来,163.net被5,000万元转卖给了新飞网,再后来又被TOM集团以3.7亿港元回收。不过这都与丁磊无关了。
网易借助广州电信这一买卖的影响,又成功地把免费邮件系统卖给了其他用户,比如188.net、990.net、371.net等等,这其中就有不少曾让丁磊碰钉子的公司。这一年,丁磊既是老板,又是销售人员,四处出差,走遍了大江南北。一时间丁磊的“孩子”满天下。到1998年年底,只有8个人的网易居然有了500万元的价值。国内外一些投资商开始纷纷找他谈判,想注入资金,网易由此逐步做大。
李嘉诚:塑胶花传奇
1940年秋,李嘉诚一家从潮州逃难至香港,栖居在舅舅的钟表行中。李家原本没商业传统,到香港前,爸爸是一位小学校长,爷爷是清朝最后一届秀才,两位伯父在民国初年就获得了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博士学位。李家可算得书香门第,在当地受人敬重。
但这类在当时的香港没半点价值,甚至为存活带来了重压,一家人卑微如蝼蚁。
13岁的李嘉诚不能不失学,寄人篱下当学徒。白天有做不完的工作,夜晚则需要搬开家具与其他伙计挨着入睡。
太平洋战争爆发后,日本攻占香港,李嘉诚的妈妈只好携带弟妹重回老家,留下他们父子二人。更大的不幸是,贫困抑郁的爸爸竟染上肺结核,大半年后过世。在爸爸去世前一天,并没向他交代事情,反而问他有哪些话说。“我安慰爸爸,告诉他‘大家肯定都会过得非常不错’。”14岁的李嘉诚一个人面对爸爸的死亡,“彷佛一瞬间被迫长大”。历经家道中落、少年失学、爸爸去世、孤独的流落异乡,迫使李嘉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压缩成长。
为了达成对爸爸的承诺,李嘉诚感觉只有加倍努力才行,要想出人头地,学习是惟一的武器,他开始自学。一边工作,一边自学,虽然艰辛,但李嘉诚感觉十分充实,“年轻时我表面谦虚,但内心非常骄傲。由于你看见身边的人天天维持原状,而我们的学问却日渐提升。”
李嘉诚的机会终于到来。
1945年,二战结束后的某天,他所在工厂的老板亟需发信,但书记员请假,李嘉诚因好学被推荐帮忙。出色的表现使得老板对他另眼相待,将它从杂役小工调至做货仓管理员,继而成为了营业额非常棒的营销推广员,再升到经理,19岁更成为总经理。李嘉诚也从中学到了更多的关于货品的进出、价格、与货品管理,营销推广等方法。
由于业务关系,李嘉诚一直订阅英文塑料专业杂志,顺便提升英语,这也让他能时刻把握该行业的可能商业机会。伴随二战后经济复苏,塑料制品的市场需要非常旺盛,李嘉诚觉得机不可失,决定自行创业。
1950年,他借助我们的积蓄连同舅父的借款共5万港元,开设了长江塑料厂。
1957年,李嘉诚从行业杂志中得到启迪,赴意大利考察,回港后转产塑胶花。得益于当时的消费环境,业务飞速进步,因为商品能不断革新,李嘉诚继而成为了香港乃至全球的塑料花大王。现在这已成为李嘉诚财富故事中的经典情节。之后,李嘉诚又瞅准地产业机会,从而开始了成为“超人”的脱胎换骨般的升级。
宗庆后:儿童营养液一炮打响
1987年,当42岁的宗庆后拉着“黄鱼车”奔走在杭州的街头营销推广冰棒时,他大概不会想到:十多年后,他一手缔造的娃哈哈集团会成为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。
2025年娃哈哈集团销售收入258亿元。说到我们的创业经历,宗庆后的回答非常简单:“创业靠的就是感觉,我可能感觉比较准确吧。”
在“唯出身论”的年代,宗庆后“旧官僚后代”的出身让他尝尽了生活的艰辛。
16岁那年,宗庆后被“安排”到浙江舟山去填海滩,一呆就是15年。
1979年,宗庆后顶替妈妈回到杭州做了一所小学的校工。
1987年,他和两位退休教师靠着14万元借款,组成了一个校办企业经销部,主要给附近的学校送文具、棒冰等。在送货的过程中,宗庆后获悉不少孩子食欲不振、营养不好的,是父母最头痛的问题。
“当时我感觉做儿童营养液应该有非常大的市场。”填海时形成的坚毅性格让宗庆后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博一把。面对海量朋友善意的劝说,他看上去异常固执:“你能理解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面对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机会的心情吗?”
1988年,他们开始为其他人加工口服液,1989年成立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,开发生产以中医食疗“药食同源”理论为指导思想、解决孩子子不愿吃饭问题的娃哈哈儿童营养口服液,商品一炮打响,走红全国。
1990年,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突破亿元大关。
成名之后,曾有人问宗庆后,生活最应大有作为的15年在农村中度过,是不是后悔?他答道:“这15年,尽管是我生活当中最年轻、最有成长期望的大好时光,看着仿佛在农村没什么作为。但对整个生活道路确实有非常大帮助,这15年艰苦生活磨练了我的斗志,可以吃得起苦,也练就了最好的身体,为我42岁将来再重新创业打下了比较雄厚的基础。”
上文就是记者为大伙带来的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值得所有人参考!的全部内容了,成功人士的生活,令无数人仰望,但不要忘记,多少成功人士,也是由普通人开始,一步步努力而到达今天的地位,所以,想要拥有成功的生活,不要为出身忧虑,而要自问自己有无出众的胆识和想吃苦的决心。